《我想成为创造者》手机版是一款趣味性十足的沙盒创造手游。这款游戏的基础操作颇为简便,一般通过方向键就能操控角色移动,按下Shift键或者空格键可实现跳跃,偶尔还会有射击等其他功能按键。虽说操作不难,但游戏设计极为复杂,充满挑战性。玩家常常需要进行精确到像素级别的操作,还会频繁遭遇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多样的游戏资源,能助力玩家更迅速地成长。
我想成为创造者手机版拥有数不胜数的建造元素与材料,玩家能够依据自身想法搭建几乎所有事物,无论是小巧的房屋,还是庞大的城市;不管是简易的工具,亦或是复杂的机械。这种高度自由的游戏体验,为玩家打造了一片毫无限制的创作天地,任何奇思妙想都有机会成为现实。
【游戏部分】
目前共10个官方关卡、其中纯跳刺关卡2张、特殊跳刺2张、纯坑向关卡3张、小游戏关卡一张、探索关卡一张、世界关卡一张(36个小关卡)。
除官方关卡外,目前玩家所创作的关卡有2W多张,虽然大部分都是水图,但是高质量的关卡也不少(2019年11月15日统计)。
【关卡编辑器】
借助它,你能够轻而易举地打造出形形色色的关卡。除了进行基础的物体放置操作,你还能够对物体属性加以修改、对游戏参数予以调整、导入外部图片与音乐,并且通过触发器达成游戏逻辑等(要是你对触发器有深入的认识,甚至能够制作出平台跳跃类型之外的游戏)。
【服务器】
连接上服务器后,你可以上传自制关卡、下载玩家制作的关卡、在游戏中对其他玩家留言、挑战世界纪录影像等等。
【多人模式】
OL模式:可以实时显示出在线玩家的影像。
本地联机: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进行多人游戏,但是目前可能有些BUG。
局域网联机:目前只是个半成品,不建议使用,后续会重做。
我想成为创造者游戏是支持玩家自定义游戏地图关卡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别人制作好的关卡,其中过关技巧比较灵活,玩家需要结合多种线索来完成。
1、感应下落:
感应下落技能属于坑向关卡使用极其广泛的技能
首先我们需要在技能→添加中为方块添加感应下落技能
双击感应下落技能打开属性编辑器后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常用的可修改属性
2、关闭返回:
如果将其开启,陷阱在运行后便不会返回原点。如果掉落最大距离为-1,即使关闭 关闭返回也不会返回原点
3、掉落速度:
触发陷阱后陷阱单位的移动速度
4、掉落最大距离:
触发陷阱后陷阱单位的最大移动距离,由于每个格子的大小为0.64x0.64所以在计算距离时请用0.64x移动的格子数量(
不包括陷阱单位自身的格子),-1为无限移动
5、返回速度:
陷阱单位在移动到最大距离时返回原点的速度,当关闭返回被开启时可以不用修改
6、玩家复活重置:
开启后当玩家进行重生时重置陷阱单位
7、感应角度:
上为0,左为90,下为180,右为270(-90),根据陷阱单位的旋转角度判定,比如将陷阱单位的旋转角度设置为180感应角度设置为0那么他感应的方向则是下
8、不计算旋转:
开启后将无视陷阱单位的旋转角度,比如将陷阱单位的旋转角度设置为180,感应角度设置为0,开启不计算旋转,那么他感应的角度则是上
9、感应范围:
陷阱单位的感应范围以其中心点为基准来确定。例如,若将感应范围设为0,那么只有在陷阱正中心位置才会触发陷阱;这个设定的数字越大,就越容易引发陷阱被触发。每个格子的大小是0.64x0.64 ,请依据自身需求来设置距离。
10、最大距离:
陷阱单位的感应范围,以陷阱单位的中心点为依据来确定。每个格子的大小是0.64x0.64 。在进行设置的时候,需填入0.32 + 0.64x移动的格子数量(这里的移动格子数量不包含陷阱单位自身所在的格子)。当阻断目标类型设定为Obstacle时,只要存在方块,就能够对感应起到阻挡作用。
感应范围和最大距离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建议在游戏中测试
11、触碰伤害:
为方块添加该技能后玩家触碰携带该技能的方块时方块便会对玩家造成伤害
12、触碰显示:
为方块添加该技能后玩家触碰携带该技能的方块时方块便会从隐形状态变为显示状态
13、虚假单位:
为方块添加该技能后玩家触碰携带该技能的方块时将穿透该方块,并且携带该技能的方块会呈半透明状态
14、炙热陷阱:
为方块添加该技能后玩家触碰携带该技能的方块时将会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将会对玩家造成伤害
以上属于技能部分,建议在编辑器中实验后再进行制作:
1、利用矩形区域来移动方块,首先选择矩形方块将它放置,这将是能够触发运行动作的区域
2、最大运行次数表示能够运行这个动作几次,-1为无限次数
3、在新建函数的动作(长按或双击)中可以选择你想要运行的动作,红框内绿色的字为种类,蓝色的字为可修改部分,
例如单位-使nul以x的速度移动到(x:0,y:0)则是在单位类别中选择【单位-移动(指定速度,位置)】
4、可以在数据编辑器中长按矩形方块进行克隆然后修改来将它缩小(初始高度以及宽度修改的稍微小点可以在后面用拉升进行放大)
一些构成很简单的刺型,目前来讲,基础刺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六种基础刺型
这些刺型的名称,从左至右依次是:顶一、克星、交错、横纵、珠峰、纳豆。上述所有刺型,只要人物处于与图中所示刺型相同的高度,便都能用一段跳越过(但若是其他情况,就不一定能通过一段跳越过)。此外,这些刺型存在诸多变种,在此就不逐一详述了。
二、六种略困难的刺型
从左往右,这些刺型的名字依次是:G阶、F阶、对A、菊花刺、双克星阶梯、罗生门。实际上,第四个和第五个刺型可看作是之前基本刺型在横纵方向以及克星方面的翻倍版本,就像刚刚图中摆刺的情形:
1、双横纵≈菊花刺
2、双克星≈双克星阶梯
3、这只是一个大概,其他的一些刺型以及那些刺型的其他变种可在游戏中寻找。
三、跳刺的技巧
这些简单技巧只能在部分刺型使用,仅供参考。
1、蹭墙
这个方法适用于以下刺型(只是一部分)
2、部分可以蹭墙的刺型
在能够蹭墙的情形下,这三种刺型相比不能蹭墙时要稍简单些。(尤其是最右边那一个)具体方法为,蹭到墙后(尽量跳得高一点),松开右键,接着在合适的时机(这个时机得自行摸索,我不太好描述)再次按下右键,如此便能较为轻松地通过。
3、一种神奇的蹭墙
而这种刺型就很神奇了。
你只需要蹭上面的的墙,一直按着右就可以直接下珠峰。
4、顶头跳
1)顶头有时候可以充当极限小跳。在部分入地刺型可以使用该技巧。
2)左为入地克星,右为入地纳豆。
3)所谓入地刺型,就差不多类似于比普通的刺型高了一格。(这里指的是没有很长的和很高的跳跃)。
5、回头跳
此方法存在较大局限性,不过依旧能够使用。鉴于这些刺之间的缝隙较为狭小,不太容易搓出这么小的小跳,所以可以稍微往回拉一点(注意别拉太多,不然可能无法跳过去),如此一来就能让自身跳跃限制高度再提高一些,从而使搓小跳成功的概率有所增加。